Sunday, November 1, 2009

參與姊妹論壇後感

到達安素堂後,眼見其副堂用椅姊圍了一個大圈,前方有長桌子,是預留給講員/分享者的位置,整個地方很大,太大了,因為參加者並不多,當中或許超過一半是胡露茜在中大和信神的學生,來參與是我們的課堂要求。胡露茜誠然是一個好的運動推動者,她帶領我們走出課室,走出理論,去真正實踐,給予我們參與其中的機會。但這又引發另一個問題:若非有這兩班學生,這個論壇會是甚麼景況?會否成為真正的小貓三兩隻?婦女議題在香港教會圈子是否真的如斯備受忽視?小眾的聲嘶力竭,要經過多少年月才會有被聆聽的機會?

假若我閉起眼睛,不看台前寫著「姊妹論壇」的橫幅,其實整個聚會與一般基督教聚會無異:沉悶調子的詩歌、毫不起勁的司琴、參與者半冷不熱地跟隨著唱。這些可能是我的偏見,但我認為你不能強迫參與者投入,更好的方法是你的詩歌本身令他們投入。這些年來,我參加了不少被迫與隔鄰手牽手的聚會,幸好今次沒有,我只想說,其實我並不相信那些universal brotherhood/sisterhood的講法,就容讓我保持一點距離吧!

我參加的分組討論,題目為神學教育及信徒培育,我們提及一點:關於性別意識的科目,全港只有兩間神學院有這類課程,而且都不是必修的。這個論點跟我以前參與過的差傳聚會提及的簡直一模一樣:神學院要求學生修讀三個學分的宣教課程,可見神學院對這方面的不重視云云。或許這是香港基督教圈子的特色,你可以將議題換上為性別意識、宣教、社會公義,或一些你認為教會應該關心卻沒有的題目,然後是一式一樣的聚會模式,又或許全世界都是這樣,只是我對本地團體的偏見。

我欣賞一班有心人的努力,但實在看不見出路。教會講求果效,與龍應台批判香港的所謂「中環價值」、一切只求經濟效益相似。畢竟香港教會都是香港的一分子。若教會只要求神學生在神學院學會一套牧會的技能而不是深入的神學反思,若神學院只求收生人數的上升及自己的座大,若神學生只求完成若干學分、好好學成如何設計崇拜、主日學等等,如何過渡每一個主日,而沒有反思這些課題內裡的神學意義,我實在看不見我們的出路。

1 comment:

  1. 在這個星期看過兩篇和你觀點相近的文章,不過兩篇談的都是大學教育。其中一篇是時代論壇的投稿人,另一篇是樹仁的創校人胡鴻烈。

    時代論壇那篇提到大學生活太忙碌,只教人技能,沒時間讓人反思,德國來的同學則述說自己在德國時悠閒的大學生活,反倒能造就孕育發展的思維。胡鴻烈那篇則講到讀書不是為賺錢,而是為賺心。

    再說,在倫敦教會時,師母講道講到馬太福音廿八章。她說很多教會都只看到十九節,而同樣重要的二十節,「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往往被忽略。

    老實說,我已想放棄母會的崇拜,因為實在不能令我感受到敬拜的感覺。

    ReplyDelete